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:旅美科协点燃南加州创业梦想与激情
【《华人周末》记者郑海伦报道】继南加创业峰会及UCAHP北美创业大赛之后,12月12日,旅美科协于本地高科技巨头Qualcomm总部,成功举办了首届年会。
年会以“科技交流,创业互助”为主题,请来13位华裔学界商界科技界的精英,紧凑安排了三场专题会议:从科技走向创业的成功故事;挑战时期的业界职涯转身;创业精神大家谈。对与会的300多位年轻的专业人士来说,这种信息密集、形式开放、内容多元的大脑风暴,无疑是很对胃口的—— 正如会长施京(Jing Shi)在开场致辞里开宗明义指出的:创业,是一种追求快速成长的生活方式!
创业的梦想鼓舞人心,但从科技走向商场是否一路高歌猛进呢?三位创业开拓者用亲身经历现场说法,分享了下海弄潮的曲折故事:圣地亚哥大学生物工程系张鹍(Kun Zhang)教授清晰演示了他把科研成果推向业界的步步探索—— 从专利申请到技术转化再到寻找投资和合伙人CEO,最终公司在上海和圣地亚哥设点运作,生动的语言描画了几年来的学习心得:“要全力以赴不留退路”;“团队不能有短板”;“CEO非常重要”;“既要有眼光,又要灵活变通”;“凡事有代价,爱拚才会赢”。唯一的女嘉宾、先后开过三家公司现任UCSD移动计算器系教授的周源源博士以《前车可鉴》为题,归纳总结了导致创业滑铁卢的八个宝贵经验,包括“过于技术控,自认比客户更懂市场,功能上贪大求全,混淆产品思路和生意模式”等等。而NASA高级技师、LEAP职业发展论坛总裁何宇涛(Yutao He)博士给大家带来的是航空电子科技的前沿体验,他强调硬科学和软技能要双结合,追求梦想又要接地气,要勇于走出舒适区接受新挑战。
如果说创业是条荆棘路,那么科技专业人士又面临什么机遇和调整呢?恰逢圣地亚哥业界巨子Qualcomm经历了成立以来最多的风风雨雨,它的裁员风波、股票起落牵动着所有人的视线。科协年会丝毫没有回避这个现实囧况, 华尔街商务咨询总裁、华人企业家协会会长朱文正(George Chu)主持了四人专家团,畅谈挑战时期的业界职涯转身。这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对话,骤变动荡与坚持守望的交锋。四位职位经历各不同的企业界领袖,Qualcomm技术副总裁Mingxi Fan, 端信制药的董事总经理John Gu,华为高级总监Tom Yang, AirHop通讯公司创始人Yan Hui 不约而同地给与会者开出了困境中屹立不倒的定律:坚守自己的热情与初心;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态度;愿意帮助成就他人,善于高效整合资源等等。
“没想到想象中枯燥乏味的年会竟然这么丰富、实用和精彩!这活动超值啊!”一位与会者评价道。确实,整个会场充溢着年轻、朝气和正能量,梦想飞扬而激情四射。诚如施京会长所自豪宣称的那样佳绩卓然:协会2004年成立以来,致力于搭造公司高管互助平台,和美中科商会一起,已成功催生40个千万以上的企业,有些更成为上市公司。
《华人》杂志将跟踪报道这些精英领袖的成功故事,敬请留意。
图片说明:

一、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圣地亚哥分会创始会长范军(左一)给协会主要负责人颁发突出贡献奖(右起宋德强,陈海刚,蔡路凯、施京)

二、UCSD Qualcomm Professor 周媛媛教授 Whova 创始人,CEO (在演讲)

三、 Career Development Panel (由Qualcomm 副总裁 范明希,华为资深总监, AirHop Communications CEO, Hui Yan, 前可口可乐公司中国副总裁George Chu 等)